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14年年底以来,我们的贷款利率已经降了好多次了,但现在仍然4.35%。
说宏观调控抑制过热大家都反对。经济过热的时候,鱼目混杂、泥沙俱下,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,因为价格下降了,因为企业不景气,我们要更加关注成本、更加关注效率。
而现在这些正在逐步弱化,我们一些新的产业在增长,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,加上我们的收入水平也到了一定的程度。那时候我们这么大的储蓄,企业不投资,房地产商也不投资,这时候政府的投资就应该多一点,来补充不足的需求。是的,不可能有支撑14%增长的需求了,我们现在支撑7%—8%的需求还是完全能够实现的,今后几年仍然有保证的这些需求。低迷时期怎么造成的呢?是因为前面发生了过热,还有很多政策性的问题。但是紧急情况下动用一些行政的手段也是必要的。
当时准备金率提到20%、利率提到3%,在全世界利率热的情况下提到3%,这是对的。但是四五年过去了,中国经济的过热消失了,处在相对过冷通货紧缩的情况下,继续实行这些政策就过时了。差额到哪里去了,差额就变成价格现象了,它又不是平均分配,它是一重一轻分配。
我给大家描述这个流程:这是外汇,无论投资来的还是顺差来的,进到中国,基础货币就得动。为什么这么流行找风口,这些年出现多少风口啊?大量的钱用到有限供给的环节,价格不管你怎么叫喊,价格都会起来。中国人有韧劲,我对我们这个民族观察很多年,中国人是好的时候表现很差,差的时候表现好。我们没有想到的是,我们这个海平面还有大量的产出。
但是很快中国这两个海平面,1000亿、5000亿、1万亿,3万亿外汇储备,好事。2010年,任总在达沃斯论坛讲到,华为出口的生产基础还在中国,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一个点,是拿人民币计算成本,美元作为收入,那我们整个出口的成本就要上升,为了维持我们的出口优势,我们人民币的汇率就不能轻易升值。
很多企业我去访问过,那是什么水平?我们要把所有废余动作去掉,错误的环节去掉,消化成本永远都有可为。金融的危险就在这里,因为它会自我证明、自我强化。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儒家传统的传承,再穷孩子也要念书,不能混。国内经过高速增长,已经形成了中产阶级,形成了对品质有要求。
就是我们成功带来的副产品。北方的一个地级城市,好的时候,人均GDP这个城市超过香港,超过北京,超过上海。服务业就是解决便利问题的,我们差的远。换句话说,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速度去掉了一半以上。
1块基础货币要顶好几块,加到一起就是一个宏观环境的巨大变化。沿海不少省份的经济、财政的收入就依赖出口,立即就下去了。
你一开放,穷就是竞争力。最后由不得你不干,最后每个礼拜100万户开户,前后左右都赚钱了,那个钱和你踏踏实实上班做普通产业完全不能比,我看很多人为什么冲进去啊?是前后左右都赚钱了,连小学同学都赚钱了,念书比他差的都赚钱了,凭什么落下我呢?一圈圈的人转到这些资产游戏里去。
成本优势是由以上几项条件的配合,大体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,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显示国际竞争力。如果既不能成本领先,也不能与众不同,那我们就要与这个伟大的经济时代告别。我在农村时,我的师傅告诉我:人没有遭不了的罪,但常有享不了的福。创新的力量中国如果不发力,不跟随着增长,不把这个力量积累起来,将来靠什么在全球立足? 4、两个突围方向 毛巾拧水出成本 中国经济的方向就是两个方向,一个方向,成本曲线上升了,国家靠改革把体制成本降下来了,企业要好好练内功,毛巾拧水出成本。钱多到麦克风供应不上,他就涨了。更重要的不是这些数字,是这场经济革命显著改善了普通中国人生活质量,提升了生活标准。
不能说我们没有发展空间,不成立。学学人家华为,把流程改造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。
翻脸的时候,市场是会翻脸的,支持市场现实价格的不但是真实的预期,真实的要素,还有人们的想象,想象是会变的。邓小平当年力主开放,主要看中这一条。
财政涨,为什么?有资源,有煤,煤为什么会涨,是资源性产品。砍掉了很多成本项,后来他一看还是不少。
差的不是1、2天,不是10倍、8倍,是80-100倍,这一打通是释放的能量,就把中国经济卷进去了。2、高位下行的原因 为什么高位会下行? 这个过程需要去理解。乱投资,你挡也挡不住,人理性的时候很理性,疯狂的时候很疯狂,它会让人进入到集体无理性,羊群效应。所以,我们需要的是以材料、工艺、流程、产品品质与品类、服务便利与商业组织方式的创新,以持续提升的人力资本驱动生产率进步。
我们穷了多少年?不差钱不是很好吗?钱少了不行,多了更麻烦。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2014年用购买力评价的办法PPP计量计算,中国是第一大经济体。
现在中国领导人到哪里,那个受欢迎程度啊。因为企业都是投入产出过程,最难处理的是这个东西,你相信只要下行,所有要素价格都跌了,问题你能撑到它跌下来的哪一天吗? 3、体制成本最坚硬 这个成本分两类:一是市场竞争形成的成本。
加上改革开放,学习成本降低了,我们这条学习曲线大幅度提升。这是哪来的,没有多少是计划体制留下来的,都是高速增长为了维持平衡导致。
过去为什么增长不了?因为有克服不了的瓶颈。今天我讲的不知道有没有价值,仅供各位参考。市场经济有两面,因为它是由人组成的活动,人的心理天生有点不成熟,好的时候把它看的太好,下了以后,人人捂紧口袋,不花钱不投资,于是产生萧条。我们不是完全靠自己,不是完全靠中国人的优秀和苦干。
这是我们在世界舞台发力的主要原因。我曾经遇到一对企业家,他们做了一辈子的生意,退休后我观察他们的生活,他们最开心的事,就一件事,回想当年谁跟他竞争的。
改革开放让我们的体制组织成本急速下降。美国市场出问题,美国政府去救,靠什么救的市?靠放债。
陈毅没有参加长征为什么能当元帅?留守部队,不能走、拖不动的伤兵,全部交给陈毅,所以他有战功。这三波重大的改革开放,就把中国国民经济从增五保四,推到了高速增长的领地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one.zhutima.com/?id=24
文章来源:天狐定制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25-04-05 14:45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4:40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4:36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4:32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4:19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4:08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3:46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3:45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3:26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3:07天狐定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